寒假里,亲子之间相处的时间长了,有的问题慢慢浮现。
有的家长说:“刚放假时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要温和耐心对待孩子,但一遇到问题发现现实与想象严重不符,很难保持淡定。”
近期,来自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老师结合咨询中家长最焦心的问题,和大家聊一聊假期里怎么和孩子相处。
今天,我们来看看多子女家庭“端水不易”怎么办。
比家里有个孩子放假更可怕的,是两个甚至更多孩子一齐放假。争玩具、抢电视......为了避免偏心,家长们为一碗水端平煞费苦心,但时不时就会有另一个孩子大喊“这不公平”,让父母心力交瘁。
不要逼着孩子分享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想拥有所有好东西是天性,而分享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
家长们如果希望孩子间互相分享,那就要积极引导孩子从分享的过程中收获满足感和成就感,让分享变成孩子自发的主动行为,而不是将“乐于分享”作为一种品质强加于孩子身上。
我们可以试一试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有两个桔子,妹妹也想吃,你愿意让她尝一尝吗?”
“这是你的东西,你可以做决定。不愿意的话,你有什么办法吗?”
在讨论中,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是可以维护自己权利的,分享才有了基础和可能。
不要说“老大得让着老二啊”
尊老爱幼、孔融让梨等中华传统美德,如果是发自内心自愿要做那就是美德,但如果是强加在一个孩子身上的话,那就是对他发展的限制和禁锢。
本来想分给弟弟妹妹一颗连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糖果,就是想得到弟弟妹妹对自己的亲近和喜欢。谁知道爸爸妈妈插一句“大的得让着小的”,让出于自愿的分享变成弟弟妹妹眼中的理所当然,于是分享慢慢地变成了单方面的付出和奉献,背离了本意和初衷。
当孩子主动分享、礼让时,可以适时引导孩子们说出心里的想法:“我看到你主动分享好吃的给弟弟,你是怎么想的呢?”
“弟弟,哥哥分享好吃的给你,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孩子从自己的正面行为探求自己的正向动机,并收获来自分享对方的正面反馈,将会让孩子更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体会到分享带来的快乐。
不要对两个孩子进行比较
“看看妹妹做得多好!”
“姐姐在你这个年纪早就可以自己做了!”
在无意中,你有没有将两个孩子进行比较?有时还会对做得更好的孩子给予奖励?
家庭不是职场,孩子也不是员工,简单的比较会让孩子产生不平衡的心理,久而久之这种负面情绪还会迁移到兄弟姐妹身上,造成兄弟姐妹之间感情的不和睦。
父母在奖励和惩罚的时候,不能只看到孩子更好和更差的方面,却忽视了每个孩子作为独立个体拥有的不同闪光点和黯淡面。
老拿一个人的长处和另一个人的短板比较,对这两个人都是伤害。
当孩子的表现不够亮眼、不够突出时怎么办?
可以试试先从正面肯定孩子:
“刚才你坚持到最后,还想出了几种特别的游戏方式。你是怎么做到的?”
“哥哥跑得更快赢得了比赛,弟弟跑的也比上次快了很多,你们真棒!”
在讨论中,我们会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获得更多成长的能量。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多让孩子们用自己的长处互相帮助,引导孩子们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有短板是正常的。
总编辑丨廖学文
校 对丨邓 琼
编 辑丨菲 菲
孔融端水妹妹弟弟孩子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