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十分酷爱读书,然而每到夜里便会犯困,于是他“以绳系头,悬屋梁。”最终成就一代大儒。
从古时朝廷的状元、探花到高考状元,每一个时代都在体现着读书人的地位之高,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读书的热爱。从文字诞生之日起文明就开始被孕育出来,书籍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从古至今读书,不仅能够让人们改善自身的素质修养,更是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九年义务制教育政策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享受到读书的待遇。然而竞争越来越大,有许多的父母都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给孩子们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为的就是想让孩子们用读书来改变命运。那么读书真的能够改变命运吗?11年前有人做实验,让一群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证明了何事?
为了能够得到这个结论,二零一零年,一位企业家和中科院院士共同开展了这项名叫青云计划的实验活动。他们分别是著名的三盛集团董事长冯文华和中科院的心理学教授刘正奎。孙文华提供了1000万作为启动资金与刘正奎一起研究这项实验计划。他们以公益活动为主,向许多穷孩子提供了上学的机会。
他们挑选了许许多多因为贫困而上不了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天生聪颖,头脑灵活。孙文华和刘正奎一起把这些学生送到了北京著名的中学北京八中,虽然这项计划在最开始的时候被戏称为穷孩子的计划。但是他们都希望这些孩子能够不坠青云之志,扶摇直上,所以这项计划也被正式命名为青云计划。
既然这是一项实验活动,那么就要制定相关的规定和计划。为了能够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和快速的学习节奏,他们为这些孩子制定了比较严格的生活规划和学习规定。这场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读书到底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这场实验中他们不仅仅只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而是更加注重他们的思想状态。他们的学习被分为四部分,分别是科学自然、文学历史、心理健康和生态,而老师们也会对孩子们的成长心理状况更加关注。老师们不断呼吁同学要热爱学习、做个性格开朗的人,让他们对于自己的想法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来,并且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刘文奎教授也利用自己的人脉找来了许许多多的人文专家来为孩子们讲解。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这些专业人士的熏陶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可以规划梳理自己的人生目标。
通过老师和学生们的不懈努力青云计划的目标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孩子们的能力和知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孩子们的小学生活很快结束,但是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没有北京户口无法进入北京公办初中上学的,所以他们被分别调进了不同的私立中学,这个实验也因此被打断。
为了能够继续这个实验,也为了对孩子们的未来负责。刘文奎和孙文华决定将这批孩子送到西澳大学继续进行留学实验,尽管西澳大学为这批孩子减免了全部的学费,但是没有了实验部的资助,留学的高昂生活费还是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毕业季悄然来临。
家境的影响在此刻暴露了出来,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因为费用问题不得不辍学回家来到普通的学校接受教育,而家境比较好的人大多数都选择了继续留在西澳大学。此外还有两个学生一个进入了北京大学一个则去了国外名校。而这项实验也从侧面地证明了一件事,家庭的经济实力,对于孩子的教育环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虽然这项计划在当时的社会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也有人质疑过这项计划的合理性。不管怎样说,这一批孩子都通过这次计划获得了开阔眼界的机会,他们读的书和看过的世界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成长。读书可以增加一个人的修养,扩展一个人的胸襟。人们在书中所学到的道理并不少,他们都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展示出来,所以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学习能力,多读书,读好书,总是没错的。
参考资料:
《汉书》
刘正奎孙文华孩子西澳大学刘文奎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