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汉字要先学拼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通过拼音识读出来。那么,古人没有拼音,他们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呢?汉语拼音又是怎样诞生的呢?
一、古代汉字注音法
1、譬况法。
汉魏以前,人们通过打比方的方式给汉字注音,通过描述发音时的口势、舌位、送气缓急和声调长短等,来说明一个字的读音,这就是譬况法。
《淮南子》
例如,《淮南子·修务训》有这么一句话:“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谓之駤。”东汉高诱给“駤”注音说:“駤读似质,缓气言之者,在舌头乃得。”
2、读若法。
东汉时期,开始出现了“读若”注音法,意思就是“读起来像某字音”,也就是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注音,“读若”也可写成“读如”、“读为”、“读似”、“读曰”、“声同”、“声近”等。上述例子中,“駤读似质”,便是读若法。
这种注音法,在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説文解字》中广泛使用。例《说文解字· 宀部》:“宋,居也,从 宀从木,读若送。”
《说文解字》
3、直音法。
汉代开始,出现了“直音法”,直音法就是选用一个与被注字读音完全相同的常用汉字来注音。直音法注意时写作“某音某”,例,《汉书·高帝纪》:“单你人吕公善沛令。”注云:“单,音善;父,音甫。”
直音法看似与读若法相同,但读若法只要求读音近似,而直音法要求诗意完全相同,更为精准确切。清人陈澧在《切韵考》中说:“今直音与古读若不同,古人读若取其近似,今直音,非确不可。”
直音法能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字的读音,因此在我国历史上使用了很长时间,直到今天,一些工具书中也会偶然使用。
直音法虽好,但当没有同音字或同音字同样生僻时,便失效了。
4、纽四声法
南北朝之后,人们发现汉字有个声调平上去入,于是在注音时,选用一个与注字声母韵母相同的字,再用平上去入注明声调,这种方法就叫做“纽四声法”。
唐代玄度所撰《新加九经字样》,就采用了这种注音法,如:“控,空去。”意即“控”字读成“空”字的去声。
《新加九经字样》
纽四声法比较容易找到不同生字的同音字,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音法的缺陷。
5、反切法。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中说:“切韵之学,本出于西域。汉人训字,止曰‘读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以西域二合之音,盖切之之原也。”
先秦之时,古已经开始将两个字的音义合为一个字,如“不可”合为“叵”,“之乎”合为“诸”,但人们对声韵的认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没能有意识地分解汉字的声母与韵母。
东汉初期,佛教从古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中国人开始接触到梵文,梵文是表音文字,语音学和语法较为发达,在跟梵语相接触的过程中,汉魏时期的文人开始对汉语音节的拆分拼合深入探讨,最终促成了反切法注音的产生。
反切法注音,是用两个汉字合在一起给一个汉字注音,前一个字取声母,后一个字取韵母和声调,合在一起读,就是所注之字的读音。
反切法注音,一般写作:“某,某某反。”如东汉服虔注《汉书》中的“惴”字:“惴,音章瑞反。“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唐代宗非常反感“反”字,于是将“反”字改为“翻”字,再后来又改为“切”字,例如,《本草纲目》:“糗,去九切。”
反切法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注音方法,我国第一部韵书——隋代陆法言撰写的《切韵》,就是使用反切法注音,此后唐代的《唐韵》,宋代的《广韵》,清代的《康熙字典》,也主要是使用反切法注音。
二、汉语拼音的诞生过程
使用拼音文字为汉字注音,在中国其实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五百多年前,回族祖先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迁居中国,他通晓阿拉伯语,但不懂汉字,为了学习汉语,他们便用本民族的阿拉伯字母来了拼写汉语汉文,创建了“消经文字”,又叫“小经文字”。
回族小经文字
“消经文字”安全使用阿拉伯字母和少量的波斯字母来拼写汉语,不使用汉字形体,将汉字拼音化了,形成了一种民族文字,但“消经文字”只在我国西部回话聚居地内使用,没有对汉字的注意产生影响。
明朝时,大量外国传教士来华,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写了四篇文章,拟订了一套使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方案。1626年,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出版了一本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西儒耳目资》。但这些拼音方案,未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只在外国传教士之间使用。
近代以来,在民族觉醒之际,众多爱国知识分子意识到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普及教育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要解决汉字识读的问题,于是,梁启超、卢戆章、王照等人,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切音,也就是拼音。这一时期提出的个人拼音方案有28种之多。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为了统一字音,成立“读音统一会”。3月12日,鲁迅、许寿裳等学者提议,将章太炎研制的一套注音符号修订为“注意字母”。
注音字母与汉语拼音对照表
这套注音字母有37个,是由笔画简单的古代汉字略加修改组成的。注音字母通过后,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这是我国第一套由政府正式公布,且普遍推行的注音字母(后改称“注音符号”),在我国使用了近40年,现在台湾地区仍在使用。
此后。仍有众多拼音方案出现,值得一提的是1928年南京大学公布的《国语罗马字方案》,该方案由林语堂倡议,赵元任主持,钱玄同、黎锦熙等参与制定。该方案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用变化韵母的方式来表示声调,不用另加声调符号。但该方案比较难学,所以未能推行,但该案在将中文拼音翻译成外文时很好用,如为了区别山西省和陕西省的拼音,将陕西省写作“Shaanxy Province”,就是受了国语罗马字方案的启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广泛征求意见,于1956年拟定《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后经多次修改,于1958年正式公布推行,这就是我们现在学习使用的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在我国过去各种注音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我国人民创造的各种汉字注意方法的经验总结 。
《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国际上最流行的26个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既容易学习,也利于国际音的文化交流,为我国的教育普及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也在汉语教学中使用汉语拼音。